Posts Tagged ‘Auto

23
十一月
09

Singing in the car – Sony

Singing in the car

我想很多人一定都有過這樣的經驗; 一個人或一群人出遊時, 事先找好地圖, 並帶些自己喜歡的音樂在車上播放, 聽到收音機播出熟悉的歌曲, 會跟著哼或大聲唱, 我自己在開車時也常常邊唱歌邊開車, 也曾經有朋友聽到我車上播出一首老歌【妳把我灌醉】, 而將喇叭聲調大, 兩個人就這樣開心的大聲邊唱邊開車, 這可能要問問心理學家, 為什麼開車時真的很容易想唱歌…

Sony推出新的汽車導航系統NV-U75 Series, 除了導航, 也可以播放音樂及影片, 他們的宣傳概念緊扣著消費者喜歡在車上唱歌的insight. 整個活動架構很簡單, 上傳你跟家人, 或朋友在車上唱歌的影片到活動網站, Sony會選出唱的最好或最有娛樂效果的一組, 有獎金, 而且有機會被拍成電視廣告.

我個人真的非常喜歡Sony這次的活動, 原因不是因為Sony這個大品牌, 而是他們將consumer insight跟他們的活動主軸及產品特性扣的太漂亮, 就像前面說的, 此產品除了導航之外, 還有娛樂效果, 可以播放音樂跟影片, 而大部份的人在開車時最想解決的正是這兩個問題, 【怕迷路, 怕無聊】. Sony將導航及在車上唱歌扣在一起, 除了精準的打到消費者的需求之外, 也漂亮的將產品特性表現的淋漓盡致.

除了唱歌徵選的網站之外, 另外有一個功能介紹的子網站, 是由三位年輕女性將主要的功能用開車出遊的故事串起來, 從產品主機架設, 地圖設定, 到即時導航, 簡單的用故事性的影片敘述. 我想原因是因為大部份的女性對這種比較複雜的科技性產品較為抗拒, 因為她們總覺得設定很繁雜, 沒什麼動力去研究, 說明書更是懶得去看, no offense, 但大部份的女性的確是這樣, 因此Sony以三位年輕女性為消費者投射的對象, 用她們的life style以故事的方式將重點產品功能帶出來, 減低女性對此產品的抗拒.
個人覺得好的部份 – Very insightful
What to Solve : (消費者的問題) 開車時怕迷路, 又怕無聊
How to Solve : (Sony的解決方案) 此產品有導航, 並有播放音樂及影片的功能
How To Say : (活動網站Idea) 輕鬆的邊開車邊唱歌, 路的問題就交給導航系統吧!

Sony聰明的用了新的【說法】
產品人人會做, 重點是會不會賣, 要怎麼跟消費者【說】.
市面上導航系統非常多, 各家廠商都拼命的強調他們的地圖多厲害, 多即時, 多立體, 其實很多廠商的產品早就可以聽音樂跟看影片, 但他們卻只強調地圖的部份, Sony也許不是導航系統的頂尖製造商, 但他們卻聰明的將導航系統次要的功能拉出來放大, 因為他們看到消費者除了開車怕迷路之外的另一個需求- 怕無聊. 且導航功能對消費者來說已經不稀奇了, 反而是挖出消費者在開車時怕無聊的這個點, 讓可以播放音樂以及影片的功能價值放大, 讓消費者看到此導航系統更大的附加價值.

貴公司在發想溝通概念或產品的時候, 有沒有先了解並透視消費者【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呢? Enojy

0.jpg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12
六月
09

Love or Hate

Love or Hate

GM大宇汽車推出的一個新車上市活動

Concept:
你自己喜歡最重要!

Idea
你是否有著世界任何意念都無法動搖的最愛跟執著? – 簡化來說, 你是否有主見?
Love or Hate

人的惰性讓我們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往往會陷入別人丟過來是與否的答案, 而忘了自己去思考其它的可能性, 小時候最常被問的問題是"你比較喜歡媽媽還是爸爸?", 沒有心機的小孩會回答媽媽或爸爸, 精一點的小孩會回答"都喜歡", 而大人們又很喜歡硬要小孩選一個, 咳…離題了…

網站一開始就丟一個問題給你去思考, 你是否有著任何意念都無法動搖的最愛或執著? 網站中以21位男女主角分享他們自己的最愛跟執著, 有人喜歡塗鴉, 紅酒, 摩托車, 膠盤唱片, 蝴蝶結等等, 每個人都有他們面對世俗負面觀感的執著理由, 感覺很有主見, 不管別人怎麼看或怎麼想, 像其中有個人喜歡在身上打洞, 帶了一堆耳環嘴環, 很多人都說他無所事事才會一天到晚鑽洞, 但他卻覺得是個性的表現, 有個人喜歡在牆上塗鴉, 世俗的觀念也會負面的說, 那是種破壞跟浪費時間, 他卻覺得是抒發自我的一種管道, 有人喜歡騎車就是為了帥, 其中一個年輕DJ也不管別人說都不知道他在台上瞎搓些什麼東西, 他說覺得可以控制所有從喇叭流出來的音樂可以滿足他的控制慾, 這些人振振有詞說出來的話都傳遞同一個訊息 – 不管世俗怎麼說, 老子就是愛, 當然, 影片太多的時候我的習慣是先去看最後一個影片, 就中了他的招, 最後一段影片直接置入產品, 中間也有一個影片是一位男主角的最愛就是半夜在路上開這台車…不過還好的是都沒有太hard sell.

扣回產品 – 汽車, 自己對消費者的分析是, 一般人買車都會東比較西比較, 比較性能, 價錢, 家人需求, 耗油等等…影響一個人買車的因素太多了, 而這波活動正在挑戰user, 直接問你"是你的意見比較重要還是別人的意見比較重要?", 最後透過影片丟出"你自己喜歡最重要", 簡單的說, 就是別想那麼多, 來買就對了! 而這款車的價位從新台幣(直接從韓圓換算)40幾萬到快100萬都有, range很廣, 入門款的價位不算高, 如果再加上一些分期的優惠, 要讓年輕人來下手的難度並不高, 溝通上再搭配年輕人自我意識的特性稍微激一下, 我想應該有不少年輕人會衝著"老子就是愛"這種態度去買下這部車吧….

寫到這邊大家也許會去思考一個問題, 現在太多產品貨品牌都用"情感訴求"去溝通, 當市面上產品太多, 大家都說自家產品好的時候, 勾起消費者的情感也許是最容易打到他們的心坎裡及產生投射的做法, 但太過情感面而讓產品變得很弱不好, 太強掉產品的功能而忽略掉人性也不好…當然也要看產品的特性, 沒有正確答案, 像通樂不用跟你說你家廁所通了會讓你身心靈變得舒暢, 它直接說保證不會讓你馬桶滿出來就好了, 但如果像可口跟百士可樂, 非hardcore消費者實在喝不出個什麼不同, 因此可樂就要開始賣情感層面的"快樂 – happy factory", 個人覺得情感訴求是行銷策略中需要斟酌小心拿捏的藝術…太過或不及都無法有爆炸性的效果…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搬家了!

Creativity is Good 搬家了!

thisisethan.com/blog

eye balls

  • 55,713 h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