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Advertising' Category

19
十一月
09

ADIDAS / Team Spirit

Teamgeist(註)

“A Jersey with a story is much more than just a a jersey, it’s a symbol for belonging, passion, expectation, and ambitious."

“每一件球衣都有它代表的意義及象徵, 代表著球隊的精神與信仰, 代表熱情與野心. “球隊因著這種象徵及精神而強壯團結, 球迷也因著這種象徵性的精神集結在一起為自己支持的球隊瘋狂, ADIDAS這一波活動藉著德國足球國家代表隊來promote球衣.

活動主軸圍繞著德國足球國家代表隊, 故事的開始於這支球隊經歷了很多場比賽之後, 突然發現他們迷失了, 漸漸忘了球隊的信仰及精神, 經過無數場的比賽, 似乎忘了為什麼要踢球, 漸漸失去了最初的團隊精神, 熱情, 鬥志以及滿是抱負的初衷, 必須靠回到歷史中三場難忘的得勝戰役中找回來, 而這個任務就交給了你我…也就是他們要賣球衣的對象…(最後一句感覺把這個很棒的故事寫的有點幻滅)…anyways, 我們繼續往下看…

1954年vs匈牙利, 1974年vs荷蘭, 1990年vs阿根廷, 這三場比賽似乎是德國足球史上最艱困的戰役, 其中1990年德國拿到世界冠軍, 我對世足不是很熟, 有興趣的人可以詳細去研究這個歷史. 網站中網友必須透過互動遊戲回到過去, 重新幫德國足球隊戰勝以上與德國競爭的三支隊伍, 才能幫德國隊找回球隊的精神及他們的信仰. 戴上耳機從頭跟著故事走一遍, 加上勇士準備赴戰般背景音樂的情緒營造, 很容易就融入故事裡面, 遊戲不難操作但需要一些技巧, 用無線滑鼠或是筆電上的touchpad的朋友們請不要輕易嘗試, 可能會試到手抽筋導致砸爛電腦…遊戲的結尾帶出他們將要面對第四場重要的比賽, 也就是2010年即將在南非舉行的是足賽.

個人覺得好的部份
Story telling
故事平鋪直述, 敘述簡單, 清楚

Detail
音效, 影片及畫面的品質都很不錯, 遊戲的細節也很漂亮

真的需要Flash Game嗎?
德國足球代表隊迷失了他們的精神, 干我什麼事? 如果你是行銷或創意人, 玩完網站裡的遊戲之後你有沒有像我一樣思考這個問題? 但你至少一定記得"足球隊". 這對品牌來說是個很好的開始, 讓你記住一些東西.
很多公司在做網站的時候會馬上就說 : “我們來做一款Flash Game吧", 但有想過你的Flash Game的任務是什麼? 是否可以傳遞你要告訴消費者個訊息? 以這個活動網站為例, 運動是種"互動"性很高的東西, 也很容易影響人的情緒, 運動迷們會對運動瘋狂到情緒起伏, 廢寢忘食, 甚至暴動, ADIDAS抓住了這種high user engagement的特質, 透過網友與遊戲的互動藉著故事傳達想講的故事及訊息, 個人認為這個Flash Game出現的一點都不突兀, 反而緊扣著足球運動的特質, 並且漂亮的在無意間介紹了這波活動主打的訊息. 不是每個活動都需要Flash Game, 不管做什麼, 是不是Flash Game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是否能讓消費者記住什麼? Flash Game只是個傳遞訊息的工具.

可以加強的部份
Usability
進網站找不到navigation, 藏在畫面上下兩端, 滑鼠過去才會出現

Loading
網站內容有點大, 需要load一陣子

Info Structure
想進一步看詳細產品的部份有些困難, 要找一陣子才找得到, 這部份很可惜, 前面大費周章交代故事, 3D互動遊戲, 降低了消費者的心防之後, 卻沒將產品即時的呈現在消費者面前, 如果可以再遊戲過程中有技巧的加入產品的訊息(避開hardsell的方式)效果可能會更好.

(註) Teamgeist 是團隊精神的意思, team spirit

題外話, 這次的活動主軸為 “Team spirit"團隊精神, 話說之前德國足球隊隊長有公開批評教練的戰術, 搞不好教練有參予ADIDAS此次活動的brainstorming session…藉此告訴隊長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呃…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06
三月
09

UBISOFT – Creators of Emotion

Ubisoft – Creators of Emotion

一家1986年在法國起家的遊戲經銷商, 後來轉為遊戲設計跟製作公司, 與EA Sports等大型遊戲公司合作, 但這邊要講的不是他們的遊戲多厲害, 如果對這家公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這邊看.

這網站吸引我看是因為他們給自己的定位 – “Creators of Emotion". 網站中把所有工作人員臉部的部份拼起來, 一來是顯示他們人才多多元, 二來是想呈現豐富的情緒. 裡面的成員角色有藝術家, 設計師, 程式, 角色研發, 行銷策略等等, 每個部門的人都在鏡頭前說出他們的工作內容, 如何發想, 以及他們對遊戲的熱情, 那這跟Creators of Emotion有啥關係? 試著用滑鼠將畫面翻過來, 會看到一群玩遊戲的人對著畫面, 同時旁白是Ubisoft這群遊戲研發團隊繼續敘述著他們的遊戲開發過程…直說就是這群遊戲開發者為那群愛玩遊戲的消費者創造了情緒, 高興, 生氣, 興奮, 難過…老實說看到那群消費者在玩遊戲的反應, 加上背景遊戲開發者的旁白, 個人覺得很恐怖, 好像是催眠, 消費者被那些遊戲控制著情緒…kind of creepy.

Ubisoft沒有說他們研發的遊戲多厲害, 有多好玩, 而是直接將他們產品的"影響力"呈現出來 – 【我們可以影響消費者的情緒】, 這對那些想要與他們合作的大型遊戲公司來說正是最重要的.

Emotion Creator, 這個說法其實可套用到很多產業, 廣告(不然可樂不會一直賣"快樂"), 遊戲(打鬥遊戲激動, 推理遊戲緊張等), 餐飲(有沒有覺得星巴克的咖啡不是頂好喝但還是有一堆人去買?), 公益(這不用說了), 直銷(催眠大會), 甚至宗教(也算催眠大會). 當我們在理性邏輯的分析consumer insight, 產品, 品牌, 市場, 溝通策略, 最終我們要打動的是消費者的心, 近期有個讓我比較印象深刻的電視廣告, Mazda5, Mazda5的TA是小家庭, 廣告內容是一隻狗爸爸把裝在箱子裡的狗兒子拎到一家有門口停有Mazda5車的家門口, 後來一對父子走出來看到那隻小狗, 然後落了一句"生命中的最愛, 值得最好的", 最後那隻狗爸爸還要灑狗血的含著淚回頭看一下…當然最後還是要秀一下電動滑門有多厲害(個人強烈認為這是客戶堅持要加的), 但過程中親情的感動在整個廣告中呈現出來, 老實說我有被這支廣告打動, 撇開會不會買他們的車不說, 至少對品牌的好感度有提升.

是人就有喜怒哀樂, 溝通訊息中除了講產品多屌之外, 另一個要想想如何去碰觸到消費者的情緒. 銷售跟消費者情緒之間關係的發想方式值得好好思考. Have fun

00.jpg
01.jpg  
03.jpg  
04.jpg  
05.jpg  

24
九月
08

別再找藉口浪費資源了

Lose your excuses

美國能源局的活動, 人們常常會有一堆藉口去浪費資源, 像是插頭不拔因為插在上面比較方便, 電腦不關因為可以節省時間, 冷氣開一整天等等…這網站要告訴你, 把那些爛藉口丟了吧, 大家一起來節省能源.

人們常說很多事情都要從小教育才能養成好習慣, 在這個能源不足的時代有件事情一定要好好教育小朋友 – “如何節省能源".

個人覺得這網站的TA設定很聰明, 網站表面看起來會以為這個網站的TA是"小朋友", 其實用意卻是讓父母可以帶著小朋友一起看, 一起了解如何節能, 因為這網站的navigation不是非常直覺, 內容也不是太簡單, 小朋友可能看兩眼就沒耐性了(小朋友的耐性很差的), 因此絕對需要大人在旁邊看邊解釋給他們聽, 這樣所有人都溝通到了, 而且有些節能的知識連大人都不知道, 一起了解一下也不錯, 像是手機充電器不用的時候如果一直放在插座上會增加5%的電費, 電腦休眠或不關也會不斷的流失電力, 很多狀況都會產生所謂的"phantom power", 幽靈電力, 我們以為不用就不會費電, 但其實無形中卻浪費掉很多電力…

網站的風格很"手繪", 像小朋友畫出來的感覺, 視覺上比較接近小朋友的世界, 比較容易讓他們耐著性子看. 唯一可以建議改進的是一進網站的首頁, navigation中的項目, 雖然滑鼠移過去有一點文字說明, 但還是不知道點進去會是什麼, 讓user產生"遲疑"的狀況, 這是一個網站最需要避免的問題, 因為網友一旦"遲疑", 最有可能的下場就是 – 關掉網頁.

P.S 首頁右邊有一個"Download", 裡面有十個簡單的方法教你如何省電.

4.jpg
5.jpg
6.jpg
9.jpg

20
八月
08

the Truth about smart

The truth about Smart

市面上太多賣車的網站了, 有些直接強調功能, 有些用一些廣告手法去營造汽車的氛圍, 像中華汽車之前做了一波唯一將"幸福"當作基本配備的汽車, 這廣告很有感覺, 從多人坐車 > 家庭 > 幸福似乎有點邏輯性的說出來, 但實際點, 買這台車就一定幸福嗎? 基本配備喔, 如果買了不幸福是不是可以去告車商賠償? anyways, 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賣車有很多方法, 營造產品氛圍的就不多說了, 有一定的邏輯但沒有一定的規則可循, 但純功能導向的汽車網站就不同了, 形式很明顯, 一定有3D賞車, 外觀, 內觀, 配備表, 非常常見.

Smart在這個網站中以"實驗"的方式將死版的功能導向訊息變成故事性的敘述, 讓user可以一路跟著看完五段故事, 直接將大家覺得的"小"轉化成他們的優勢, Smart把大家覺得的弱點(小空間)在這個網站裡變成了吸引網友繼續往下看的鉤子, 像是很多人說小車不安全, 小車功能不夠, 小車容量很小, 小車如果給像我這樣超過190公分的人開要先把腿鋸斷或是頭要伸出天窗之類的傳言, 在這個網站中他們用實例的方式一一破解, 像Discovery裡的流言終結者節目一般, 用實例證明. 如果大家對小車沒那麼多疑問的話, 相信這個網站的吸引度也會下降許多. 因為我的觀念也跟"很多人"一樣, 因此想看看他是怎麼解釋小車的這些刻板印象, 網站的目的很簡單, 除掉大家對小車的刻板印象, 當然, 這也要產品本身夠好才能大聲的說出來, 如果你的車就是功能少, 不安全, 高個兒要折兩半才能塞進去, well, 那你最好要想點兒夠厲害的行銷創意, 不然就直接生產大車吧…have fun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14
五月
08

性感的洗車女…呃, 相撲選手

相信大家在一些70, 80年代的好萊塢電影或是一些Music Video裡一定都看過一種場景, 就是一堆穿著屁股快露出來的超短短褲, 半透明白色T-shirt的金髮女郎們在加油站頂著大太陽下洗著一台很棒的車子, 洗著洗著開始玩起水來, 弄的全身溼透還要很高興的跳來跳去, well…Subaru 推出的一款新修旅車Forester 2009在廣告中又重現這種場景, 只是…just watch it…enjoy.




搬家了!

Creativity is Good 搬家了!

thisisethan.com/blog

eye balls

  • 55,713 hits